20110227

从前有个老师

从前有个老师

读了个贴子,感慨良多。

以下引用原文

: 唉,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帮我弄了一下电脑之后(花费大约不到5分钟的时
: 间),开口问我要100元弄电脑费,我愣了,还没等我说话,他一直不停重复要
: 100元的理由,终于等他说完了,我指了指我桌上放的一摞钱,厚厚的一沓,对他
: 说,你觉得你该拿多少你就尽管拿去,不用客气,不用激动,不用生气,只要你
: 的心满意即可。
: 他遂愣了一下,呆立了几秒,没有拿,转身离去。
: 我觉得无比的尴尬和心凉-----

引用结束。

这位想必是高雅之士,甚至是做过 夫子 的人呐,可是有些简单的道理还没想明
白,所以才会"尴尬和心凉"。

第一,这个给你干活的兄弟,只是你"教过"的学生而已。不是你的亲学生。

啥是亲学生呢。这是俺们民间的一种叫法。如果你是A君的导师,硕士导博士导,本
科辅导员啥的,一般的,才有资格称为亲学生亲老师。

你教过的,不能算"亲"学生。

那意思就是,你和那学生没那么亲。

根据俺们的传统习惯,他自然也对你不承担那么多的义务。当然同样,你也不对
他承担那么多义务。

即使是你的亲学生,给你干活,做为夫子的,你能不表示一下么?你要用电脑干
活挣钱上网打游戏的,你的同学也需要他的时间挣钱给女朋友买花的。

第二,五分钟。

这种夫子该拉出去剁了,十几年几十年书都白读了。

给你讲三个故事。

第一个。有一家公司整台电视不亮,来个工程师给修,在机器壳上划道线,说截
去里面线圈N匝,问题解决。要价10^M元钱。其中,一元是划线元,10^M-1 元是
知道在哪划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知识是有价值的。

第二个故事。有个家伙马桶坏了,弄得满屋那个味啊。找个兄弟修了,前后几分
钟,要价30元。N年前的价码了。这家伙交了钱才明白,啊,原来就是在这里打个
洞,让水流出来啊。

第三个故事。有个国家找个画马。那家伙练了两年,一挥而就。国家说,你这也
太容易了。画家说啥我想你能猜到了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训练的费用会累加在每一次工作中收取。

五分钟,是不能用来衡量修这一下多少钱的。

当然,这位学生也有做错的地方。应该先谈价钱,然后再修。夫子可能对100元
的修理价格不能接受,他会忍受坏电脑,或者找别人修。别人的技术是不是比这
位同学好,与这位同学没有关系了。

第三个这位夫子没想明白的问题,就是他的语文实在太差了。第一段那么长的文
字,居然只有一个句号,中间全是逗号分隔。如果这是我的夫子,我觉得不追讨
学费都是给他老人家留了面子。修机器,当然得收钱。

总结这位夫子为啥"尴尬和心凉",因为他把自己领了工资的工作当成对学生的一
种赐予,当要求学生在终其有生之年给予回报。

有夫子可能说,"当老师可是个良心活,我当年对你们……"

当过老师的又不止你一个。俺们把你说的那些玩意称为起码的职业道德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[海外学人] 人心难测,徒增伤感而已
via 水木社区 知性感性区十大热门话题 by watchmen on 2/24/11

发信人: watchmen (watch women), 信区: Oversea
标 题: 人心难测,徒增伤感而已
发信站: 水木社区 (Fri Feb 25 01:10:35 2011), 站内

唉,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帮我弄了一下电脑之后(花费大约不到5分钟的时
间),开口问我要100元弄电脑费,我愣了,还没等我说话,他一直不停重复要
100元的理由,终于等他说完了,我指了指我桌上放的一摞钱,厚厚的一沓,对他
说,你觉得你该拿多少你就尽管拿去,不用客气,不用激动,不用生气,只要你
的心满意即可。

他遂愣了一下,呆立了几秒,没有拿,转身离去。

我觉得无比的尴尬和心凉-----

--

※ 来源:·水木社区 http://newsmth.net·[FROM: 222.29.25.*]


20110226

标 题: 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 zz

发信人: Emprieo (地老鼠说,要有质感。于是我瘦了), 信区: GuoJiXue
标  题: 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
发信站: 水木社区 (Tue Feb 22 16:33:21 2011), 站内

个人感受与真实世界的差异

    前不久,在紫霞上看到有人讨论中/国的贫富差距问题,我们不妨罗列几串数据:
 
    截至2009年12月31日, 招商银行的零售存款客户总数为4,223万户, 零售客户存款总
额5,867.82亿元。其中金葵花客户(指在本公司资产大于人民币50万元的客户)数量55.3万
户,金葵花客户存款总额为2,524亿元,管理金葵花客户总资产余额达9,444亿元,比上年末
增加2,851亿元,增长43.24%,占全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的67.00%,比上年末提高了
5.14个百分点。
 
上面这段数据,来自于招商银行的2009年年度报告,我们把这段数据稍微总结一下,有下面
几点信息是可以确认的:
    1.金葵花客户(资产大于50万元以上的)占招商银行总体零售客户的比例为1.31%。
    2.这个不到1.31%的客户,其存款总额占了招商银行零售客户存款总额的43.01%。
    3.同样是这个1.31%的客户,他们在招商银行管理客户资产总额比例上,达到了67%。换
句话说,招商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,例如债券、股票、年金、保险理财账户等等,有三分之
二属于这1.31%的人。
 
鉴于招商银行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,它的数据也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意义(存款户数为4233
万),而根据它的这组数据,我们可以得出目前中/国的确是1%左右的人掌握了40%左右的钱
,同时他们也控制了67%左右的资产和其它有价证券。

    同样地,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,大约是1%的人掌握了40%左右的财富,而20%的人掌握了
80%左右的财富。我相信,中/国也差不多是如此,不过,剩下的80%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
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财富差距。这是为什么呢?紫霞有位知名id(shaohan@zixia)给我们做
了非常形象的描述,很可惜,我没有找到这位id的原帖,大意是这样的:
 
    在你所认识的10个人当中,有8个人跟你的情况一模一样,都很普通,另外2个比我们大
多数人都好点,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这剩下的这2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巨富,但在你看来,你感
觉很平等,因为和你类似情况的人占大多数。
 
除了上述这种情况之外,还有一种情况能将1%的巨富和20%的上层人物的差距给抹平,美国
某学术机构曾做过一个样本异常广泛的调查,发现受调查者当中19%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和
财富处于美国1%的顶尖行列。换句话来说,将近有20%的人自我感觉良好,认为自己属于美
国社会顶尖的1%。这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,肯定有!用好的词语来形容,这批人在收
入、生活品质和自我意识都有较为强烈的精英意识。而实际上,他们这种生活感受或者说精
英意识也在欺骗他们,实际上,他们当中95%的人都不是整个社会1%的顶尖阶层,但他们却
对此毫无所知。
    我将上述现象总结一下,有两点:
1.对于80%的普罗大众来说,与大多数人境遇类似给了他们相对的幸福感。至于真实情况如
何,那其实是无关紧要的。
2.对于20%的上层来说,他们当中的95%以上,也被自己的生活感受(收入、社会地位等等)
给欺骗了,以为自己的那顶尖的1%。
 
好了,这就是个人生活感受和真实之间的差距。我为什么要提这个呢,当代传媒的操控空间
之一,即在有意识地引导观众将个人的感受和真实世界加以混淆,以"实录"、"新闻现场
"、"专题报道"、"记录片"等异常尊重"事实"的导向来模糊真实世界和个人感受之间
的区别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那些新闻实录或者说纪录片,无论编写的多么精致,素材是多么
的真实,都不能说,它代表了真实的世界,而更多的时候,这些真实的画面很可能让你对真
实世界的把握更为困难。  

--
btw:现在我也写blog了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259509804


※ 来源:·水木社区 newsmth.net·[FROM: 211.99.222.*]

窗外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