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读书少,不敢妄谈读书,更不敢讨论层次。只不过还是因为读书少这个原因,想不出来别的文字,题目才取此下策。我只想讲几个故事。
1.
因为家里没有几本书,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经常去市图书馆。图书馆的大部分不对少年儿童开放,只有两处除外。一处是少儿外借,以童话和科普为主,没有习题集,另一种只能在阅览室里看,花花绿绿的少儿杂志。我当时对少儿杂志颇为不屑,觉得怎么那么幼稚呢,都是大人模仿孩子说话,内容明显骗人,感觉作者以为你很弱智的样子。所以我大多数时候只读外借的那些,觉得自己很与众不同的样子。想借大人的书,不让。
这正是当今不少成年读书人的写照。就是那种感觉,我很孤独,我的观点如此帅呆,我如此卓而不群,与传说中的萨特叔本华尼采有得一拼,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名罢了,你们这群盲人。也不是一样一样的,相去不远也。
现在的你当然一眼就看出来我当年的幼稚了,三四年级的孩子中的一个孩子,不过如此。
很多时候,孤独仅仅因为视野狭窄,没有找到同路人,没有看到引路人。我至今经常为想到某个观点沾沾自喜,后来发现早有人提出,而且深刻得多,完备得多。说来还是见识少。如果多些这样的打击,孤独感顿消,在古今了不起的思想中,你我的看法连渺然众矣的资格怕都没有。某些人的"祖上早已有之"也在此列,包括莱布尼兹的二进制即我周易之阴阳,包括康德的道德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,那都是你的肤浅理解。肤浅二字,正是字面含义,不是替你自谦。
2.
前一段王宝强新闻,有人提到在《唐人街探案》中早有伏笔。我怎么也想不起来,几经启发还是毫无印象。后来到douban上找剧照,才一拍脑袋,啊对对对。有些电影电视情节,看了就忘,甚至连"不好"二字的评价都没有印象。当年李记者、小刘同学大力推荐 The Big Bang Theory,我看了半集实在难以继续。后来跟Johan Lilius 教授提起这剧集,他说,不错。我说,是么,如果你推荐的话倒是值得再试一次啊。他笑着补充,看的时候记着把脑子关掉一会儿。我试了,果然灵验。如果你只保持那么几分钟的记忆 (金鱼七分钟记忆是扯淡,你喂过就知道,它们见到人影挥手就会有巴浦洛夫条件反射,决不是七分钟前训练出来的),只关注隐约的印象,不要太过于深究细节和合理性,bang,整个世界都好了,很幽默。
我用同样的方法看《破产姐妹》也很好。当年流行过的《学习的革命》《给加西亚的信》《少年派的奇幻飘流》如果我能持这样的态度,估计读起来也会顺畅很多。
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这种骑马观花一样的心态,那些需要拿来真正干活儿的知识,松懈不得。可惜有些人读什么都是"在这个夏天,我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一段,读到了如此感人的作品",除了感觉,别无其他留下。当然,还有,可以吹嘘,比如我读过《飘》《乱世佳人》《呼啸山庄》《简爱》《傲慢与偏见》《瓦尔登湖》。然后呢,这些作品的细节你还记得哪些,这些作品改变了你的什么品质和观点,能背诵一段出来也陶冶一下我的情操么?注: 我举例这些女性喜欢枚举的作品决不是男权思想,而是因为男性通常连这些都不读,甚至连篇名都不知道。
3.
当年本科一年级,大家在宿舍吹牛,不记得怎么就说到了希特勒。我就说,希特勒他不是德国人,他出生在奥地利,就像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,那时候科西嘉属于意大利。有人使用了群嘲技能,我被各种嘲笑。
第二天,我去图书馆借来《第三帝国的兴亡》,指着其中的某行给那位最坚定不相信我的同学看。他先是奇怪我为什么举本书给他看,然后是大度地说,"哎呀,你还这么当真啊",中间唯独没有原来如此的表情。
不少人读书是这位同学的态度,忘了就忘了,能怎么样呢。另有不少人读书 (或者读摘要)是我当时的态度,你看这个你又不知道吧。
忘了就忘了的态度,我在科幻作者中见到不止一例。参加科幻的笔会,我带着对那些作品景仰的心去的,每遇到一位作者就巴巴地说,"我读过你的某某篇,那一段太感人啦,那个人物我太喜欢啦"。好几位作者对我说,"我不记得了啊,因为我写过好几个版本,发表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哪个版本了。"我信以为真,直到遇到潘海天先生。我非常心潮澎湃地对他回忆了他写的斩蛟一段场景,他很淡淡地说,"大家都是作者,你不用这样。"然后奇怪的说,"这段发表的时候删了,你在哪看到的?"我在清韵论坛上看到的。他是我见到的科幻作者中第一位记得自己写过什么的,刘慈欣先生也记得自己写过些什么。
有些作者没有忘记自己写了什么,甚至比读者记得的更多。我拜见《构建之法》作者邹欣先生,说了我在教学和工程中的一些困惑。其中有几个问题解答时他提到,就在书里的某某处作过讨论,有一处甚至引用了一下原文。面对这样的作者/读书人,我不敢奢谈我读过。因为当时还有我以前的一位学生在场,我回顾了一个故事的细节,用来说明软件工程中的沟通困难。我讲完以后,邹欣老师补充说,这个故事出自 Malcolm Gladwell。我特别担心他接着说,你哪里哪里还讲错了。你精确地记着,才能说读过了。
当年我跟 Lars 教授讨论 Applying UML and Patterns 的教学体会,他委婉地指出,如果你仔细读的话,就会注意到领域模型和分析模型不是一回事。语气坚定到我不敢辩驳,只能感谢指点,我回去再仔细看看核对一下。相信他当时就是我面对某些同学瞎说教材骗人时的感觉--你真的读过书么?站在他对面的我的感觉要好得多,谢谢赐教,令我知道自己的无知,才能进步。
作为人群的分界线,除了忘了就忘了的态度,另一类是你看这个你又不知道吧,就是当初显摆知道希特勒的我的那种。摆出一大堆 (自以为) 你不知道的细节,以显示众人皆醉我独醒。比如,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的后面还有半句,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中的作用被抹杀了,阿拉伯在中世纪非常发达--然后得出结论咱们都被课本害了。只有你被课本害了,不包括我。我清楚记得,你显摆的这些在课本里本来就有,吾生也有涯那段,在课本的脚注里提到了出处,还提到了后半句;抗战正面战场,我们的课本里有血战台儿庄,还配了某位将军的肖像插图,蔡廷锴和蒋光鼐的名字,在历史课本的八一宣言那节附近,不知道你学的什么课本;阿拉伯在中世纪对西方文化的保留,在奥斯曼土耳其一章里有。
另一种知识,汉字中笔画最多的是 齉,读作 nang,四声,36画,你知道么?我特别希望你回我一句,有用么。
4.
我有一次请教 Johan Lilius 教授一个性能相关的设计框架问题,该问题困惑了我不止一年。他一共回答了两点。第一点,他问我,你的显示器刷新频率是多少?我说,60Hz吧,怎么了。他说,你的程序为什么要比显示器刷新更快呢。我一拍大腿,对啊。他回答的第二点,说,"你等会"然后就开始翻笔记本电脑,过了一会给我一篇论文,说你看看就明白了。我一看,80年代的,再看内容,解决了我的困难/告诉我不必再沿此路继续。
我指着那篇文章说,老师啊,这太让人生绝望了。我想了这么多年解决不了,而1987年 (或者1986)年人家都写成论文了。他说,博士学习是这样的,你要阅读大量的文献,要了解别人做了哪些工作。我的导师牛老师和马老师也这么教导过我,只是我没有这么实践而已。
自觉站在一群俗人中间,以为自己不同于俗人,但是也只读着俗人的书,做着俗人的事,却寄希望于有超出朋侪的观点。这多么不现实。有些女性每天读着《小时代》以及诸如此类的情感糖块,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未来,只等霸道总裁发现自己的美丽;有些男性读着周易、佛学、基督,长篇大论指出世界该当如何发展,如果中国/亚洲/世界按他那么整指定就好了。反正又不付出什么代价,大不了到头来一句,"啊呀我记错了"或者"肯定是你理解执行还有问题"。
如果说见识少的结果只是孤独,孤芳自赏就是另一个层次了。
5.
当年我有个学生是基督徒,她跟同学们谈起一些事迹和理论,我提醒 你某个地方可能记错了啊,补充某处如何如何。她说,老师你又不信,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呢。
我当时有开玩笑的意思,"就是等着遇到像你这样信的人,然后指出你说错了啊。"
我现在有时会沉默,觉得你高兴就好。有时,我会站出来说,你别瞎扯了,你说的那些我们也知道,但还是得出了不同的结论。当我出声的时候,我想到的是邹欣、刘慈欣、潘海天、Johan Lilius、Lars 这些人。我向他们学习,像他们帮助我那样,也告诉你,1.并非所有的人都和你周围的人一样,你只是见得少;2.你可能和你周围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,得看得更仔细一些;3.你真的确信并敢于声称你读过某本书么?
仰之弥坚。
有时,吾生也有涯很令人绝望,到死也读不完也读不到那种程度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;有时,想想这样也很好,还有那么多书没有读那么多道理没有懂那么多细致的义理没有参透,怎么舍得去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:
[http://zhuanlan.zhihu.com/younggift]
[https://younggift.net/] 悄然换成了https,再次感谢高博先生
[http://blog.csdn.net/younggift]
[http://giftdotyoung.blogspot.com]
我读书少,不敢妄谈读书,更不敢讨论层次。只不过还是因为读书少这个原因,想不出来别的文字,题目才取此下策。我只想讲几个故事。
1.
因为家里没有几本书,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经常去市图书馆。图书馆的大部分不对少年儿童开放,只有两处除外。一处是少儿外借,以童话和科普为主,没有习题集,另一种只能在阅览室里看,花花绿绿的少儿杂志。我当时对少儿杂志颇为不屑,觉得怎么那么幼稚呢,都是大人模仿孩子说话,内容明显骗人,感觉作者以为你很弱智的样子。所以我大多数时候只读外借的那些,觉得自己很与众不同的样子。想借大人的书,不让。
这正是当今不少成年读书人的写照。就是那种感觉,我很孤独,我的观点如此帅呆,我如此卓而不群,与传说中的萨特叔本华尼采有得一拼,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名罢了,你们这群盲人。也不是一样一样的,相去不远也。
现在的你当然一眼就看出来我当年的幼稚了,三四年级的孩子中的一个孩子,不过如此。
很多时候,孤独仅仅因为视野狭窄,没有找到同路人,没有看到引路人。我至今经常为想到某个观点沾沾自喜,后来发现早有人提出,而且深刻得多,完备得多。说来还是见识少。如果多些这样的打击,孤独感顿消,在古今了不起的思想中,你我的看法连渺然众矣的资格怕都没有。某些人的"祖上早已有之"也在此列,包括莱布尼兹的二进制即我周易之阴阳,包括康德的道德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,那都是你的肤浅理解。肤浅二字,正是字面含义,不是替你自谦。
2.
前一段王宝强新闻,有人提到在《唐人街探案》中早有伏笔。我怎么也想不起来,几经启发还是毫无印象。后来到douban上找剧照,才一拍脑袋,啊对对对。有些电影电视情节,看了就忘,甚至连"不好"二字的评价都没有印象。当年李记者、小刘同学大力推荐 The Big Bang Theory,我看了半集实在难以继续。后来跟Johan Lilius 教授提起这剧集,他说,不错。我说,是么,如果你推荐的话倒是值得再试一次啊。他笑着补充,看的时候记着把脑子关掉一会儿。我试了,果然灵验。如果你只保持那么几分钟的记忆 (金鱼七分钟记忆是扯淡,你喂过就知道,它们见到人影挥手就会有巴浦洛夫条件反射,决不是七分钟前训练出来的),只关注隐约的印象,不要太过于深究细节和合理性,bang,整个世界都好了,很幽默。
我用同样的方法看《破产姐妹》也很好。当年流行过的《学习的革命》《给加西亚的信》《少年派的奇幻飘流》如果我能持这样的态度,估计读起来也会顺畅很多。
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这种骑马观花一样的心态,那些需要拿来真正干活儿的知识,松懈不得。可惜有些人读什么都是"在这个夏天,我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一段,读到了如此感人的作品",除了感觉,别无其他留下。当然,还有,可以吹嘘,比如我读过《飘》《乱世佳人》《呼啸山庄》《简爱》《傲慢与偏见》《瓦尔登湖》。然后呢,这些作品的细节你还记得哪些,这些作品改变了你的什么品质和观点,能背诵一段出来也陶冶一下我的情操么?注: 我举例这些女性喜欢枚举的作品决不是男权思想,而是因为男性通常连这些都不读,甚至连篇名都不知道。
3.
当年本科一年级,大家在宿舍吹牛,不记得怎么就说到了希特勒。我就说,希特勒他不是德国人,他出生在奥地利,就像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,那时候科西嘉属于意大利。有人使用了群嘲技能,我被各种嘲笑。
第二天,我去图书馆借来《第三帝国的兴亡》,指着其中的某行给那位最坚定不相信我的同学看。他先是奇怪我为什么举本书给他看,然后是大度地说,"哎呀,你还这么当真啊",中间唯独没有原来如此的表情。
不少人读书是这位同学的态度,忘了就忘了,能怎么样呢。另有不少人读书 (或者读摘要)是我当时的态度,你看这个你又不知道吧。
忘了就忘了的态度,我在科幻作者中见到不止一例。参加科幻的笔会,我带着对那些作品景仰的心去的,每遇到一位作者就巴巴地说,"我读过你的某某篇,那一段太感人啦,那个人物我太喜欢啦"。好几位作者对我说,"我不记得了啊,因为我写过好几个版本,发表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哪个版本了。"我信以为真,直到遇到潘海天先生。我非常心潮澎湃地对他回忆了他写的斩蛟一段场景,他很淡淡地说,"大家都是作者,你不用这样。"然后奇怪的说,"这段发表的时候删了,你在哪看到的?"我在清韵论坛上看到的。他是我见到的科幻作者中第一位记得自己写过什么的,刘慈欣先生也记得自己写过些什么。
有些作者没有忘记自己写了什么,甚至比读者记得的更多。我拜见《构建之法》作者邹欣先生,说了我在教学和工程中的一些困惑。其中有几个问题解答时他提到,就在书里的某某处作过讨论,有一处甚至引用了一下原文。面对这样的作者/读书人,我不敢奢谈我读过。因为当时还有我以前的一位学生在场,我回顾了一个故事的细节,用来说明软件工程中的沟通困难。我讲完以后,邹欣老师补充说,这个故事出自 Malcolm Gladwell。我特别担心他接着说,你哪里哪里还讲错了。你精确地记着,才能说读过了。
当年我跟 Lars 教授讨论 Applying UML and Patterns 的教学体会,他委婉地指出,如果你仔细读的话,就会注意到领域模型和分析模型不是一回事。语气坚定到我不敢辩驳,只能感谢指点,我回去再仔细看看核对一下。相信他当时就是我面对某些同学瞎说教材骗人时的感觉--你真的读过书么?站在他对面的我的感觉要好得多,谢谢赐教,令我知道自己的无知,才能进步。
作为人群的分界线,除了忘了就忘了的态度,另一类是你看这个你又不知道吧,就是当初显摆知道希特勒的我的那种。摆出一大堆 (自以为) 你不知道的细节,以显示众人皆醉我独醒。比如,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的后面还有半句,国民党在抗战正面战场中的作用被抹杀了,阿拉伯在中世纪非常发达--然后得出结论咱们都被课本害了。只有你被课本害了,不包括我。我清楚记得,你显摆的这些在课本里本来就有,吾生也有涯那段,在课本的脚注里提到了出处,还提到了后半句;抗战正面战场,我们的课本里有血战台儿庄,还配了某位将军的肖像插图,蔡廷锴和蒋光鼐的名字,在历史课本的八一宣言那节附近,不知道你学的什么课本;阿拉伯在中世纪对西方文化的保留,在奥斯曼土耳其一章里有。
另一种知识,汉字中笔画最多的是 齉,读作 nang,四声,36画,你知道么?我特别希望你回我一句,有用么。
4.
我有一次请教 Johan Lilius 教授一个性能相关的设计框架问题,该问题困惑了我不止一年。他一共回答了两点。第一点,他问我,你的显示器刷新频率是多少?我说,60Hz吧,怎么了。他说,你的程序为什么要比显示器刷新更快呢。我一拍大腿,对啊。他回答的第二点,说,"你等会"然后就开始翻笔记本电脑,过了一会给我一篇论文,说你看看就明白了。我一看,80年代的,再看内容,解决了我的困难/告诉我不必再沿此路继续。
我指着那篇文章说,老师啊,这太让人生绝望了。我想了这么多年解决不了,而1987年 (或者1986)年人家都写成论文了。他说,博士学习是这样的,你要阅读大量的文献,要了解别人做了哪些工作。我的导师牛老师和马老师也这么教导过我,只是我没有这么实践而已。
自觉站在一群俗人中间,以为自己不同于俗人,但是也只读着俗人的书,做着俗人的事,却寄希望于有超出朋侪的观点。这多么不现实。有些女性每天读着《小时代》以及诸如此类的情感糖块,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未来,只等霸道总裁发现自己的美丽;有些男性读着周易、佛学、基督,长篇大论指出世界该当如何发展,如果中国/亚洲/世界按他那么整指定就好了。反正又不付出什么代价,大不了到头来一句,"啊呀我记错了"或者"肯定是你理解执行还有问题"。
如果说见识少的结果只是孤独,孤芳自赏就是另一个层次了。
5.
当年我有个学生是基督徒,她跟同学们谈起一些事迹和理论,我提醒 你某个地方可能记错了啊,补充某处如何如何。她说,老师你又不信,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呢。
我当时有开玩笑的意思,"就是等着遇到像你这样信的人,然后指出你说错了啊。"
我现在有时会沉默,觉得你高兴就好。有时,我会站出来说,你别瞎扯了,你说的那些我们也知道,但还是得出了不同的结论。当我出声的时候,我想到的是邹欣、刘慈欣、潘海天、Johan Lilius、Lars 这些人。我向他们学习,像他们帮助我那样,也告诉你,1.并非所有的人都和你周围的人一样,你只是见得少;2.你可能和你周围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,得看得更仔细一些;3.你真的确信并敢于声称你读过某本书么?
仰之弥坚。
有时,吾生也有涯很令人绝望,到死也读不完也读不到那种程度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;有时,想想这样也很好,还有那么多书没有读那么多道理没有懂那么多细致的义理没有参透,怎么舍得去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博客会手工同步到以下地址:
[http://zhuanlan.zhihu.com/younggift]
[https://younggift.net/] 悄然换成了https,再次感谢高博先生
[http://blog.csdn.net/younggift]
[http://giftdotyoung.blogspot.com]